2024年10月17日至18日,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,這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總書記第三次考察安徽?;仡櫩倳浛疾彀不盏臍v程,總書記每次都強調改革。2016年,總書記明確指出:安徽要加強改革創(chuàng)新,努力在中部崛起中闖出新路;2020年,總書記考察安徽時強調:安徽要堅持改革開放,堅持高質量發(fā)展;2024年10月,總書記再次明確提出:安徽要在打造改革開放新高地上取得新的更大進展。
習近平總書記一再叮囑安徽要堅持改革開放,要打造改革開放新高地,不僅是因為安徽的小崗村拉開了中國農村改革的序幕,更因為改革是推動經濟社會發(fā)展的根本動力。正如總書記曾指出的:“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,也是決定實現(xiàn)‘兩個一百年’奮斗目標、實現(xiàn)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?!备母镩_放同樣也是推動安徽經濟社會發(fā)展的關鍵一招。
從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觀點看,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,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。同時,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又分別對生產力和經濟基礎具有能動性。而生產力是不斷發(fā)展的,這也就意味著生產關系必須隨著生產力的不斷發(fā)展而進行相應調整,否則就會成為生產力進一步發(fā)展的阻礙因素。而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變化又決定了經濟基礎也是動態(tài)變化的,這同樣決定了上層建筑必須適應經濟基礎的變化而進行調整。生產關系與上層建筑的調整具體就表現(xiàn)為改革。我們黨是用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武裝起來的政黨,理當運用馬克思主義這一科學理論,順應社會發(fā)展客觀規(guī)律,積極主動地不斷深化改革以調整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,更好地推動生產力發(fā)展。生產力發(fā)展永無止境,改革就永無止境。正如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《決定》所指出: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,沒有完成時。
安徽人民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,省委十一屆五次全會提出:要牢牢把握“爭當擊楫中流的改革先鋒”的要求,堅持敢為人先、銳意進取,努力探索和創(chuàng)造新經驗,在打造改革開放新高地上走在前。省委十一屆七次全會提出“六個新提升”、做到“六個當先鋒”,這既是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,同時又是具有鮮明安徽特色的改革“行動方案”。省委十一屆八次全會提出:要“以經濟體制改革為牽引,全面協(xié)調推進各方面改革,努力創(chuàng)造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的安徽經驗,爭當擊楫中流的改革先鋒”。在實踐層面,安徽以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契機,在建設現(xiàn)代化產業(yè)體系上取得了重大新突破,形成了以“銅墻鐵壁”為代表的傳統(tǒng)產業(yè)、以“芯屏汽合”為標識的新興產業(yè)、以“集終生智”為代表的數字產業(yè)、以“量子產業(yè)”為旗幟的未來產業(yè);以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為契機,推出了“揭榜掛帥”“沿途下蛋”“賦權+轉讓+約定收益”的“科大模式”等體制機制改革,激發(fā)了創(chuàng)新活力,推動了科技成果轉化,區(qū)域創(chuàng)新能力上升到全國第七位。2023年,安徽省在地方全面改革典型案例中,有13項改革榜上有名,數量居全國首位。改革開放已經成為推動安徽經濟社會發(fā)展的強大動力。
從我市看,市委七屆七次全會提出了“探索六個新路徑”“實現(xiàn)六個領跑”,這是具有鮮明黃山特色的改革“行動方案”。市委七屆八次全會進一步提出:要爭當擊楫中流的改革先鋒,以經濟體制改革為重點,全面協(xié)調推進各方面改革,注重以小切口、微改革做好大文章,打造更多黃山示范性改革品牌。這些改革目標和舉措的推出必將為我市實現(xiàn)生態(tài)強市、文化強市、旅游強市、產業(yè)強市、農業(yè)強市、人才強市、教育強市七個強市奮斗目標提供強大動力支持和制度保障。
我們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,深刻領悟總書記關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、新觀點、新論斷,堅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,在推進改革中始終堅持黨的全面領導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、堅持守正創(chuàng)新、堅持以制度建設為主線、堅持全面依法治國、堅持系統(tǒng)觀念,堅持問題導向,以將改革進行到底的決心和勇氣把改革不斷推向深入,奮力譜寫中國式現(xiàn)代化黃山篇章。
值班編輯:程子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