省委十一屆八次全會強調,要深化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,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,深入挖掘和運用好紅色文化資源育人功能,加強網絡文明建設,推動移風易俗,建設書香安徽。紅色文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在革命、建設和改革的偉大實踐中創造積累的先進文化。安徽是一片紅色的熱土,是中國革命重要策源地、人民軍隊重要發源地,多支紅軍隊伍由此誕生,“大別山28年紅旗不倒”,紅色文化資源豐厚。我們要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,挖掘和運用好紅色文化資源育人功能,從中汲取昂揚奮進、團結拼搏的精神動力,將紅色文化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,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安徽篇章提供強大動力。
深入挖掘整理。安徽紅色文化薪火相傳,有名垂黨史、影響重大的“人”和“事”,有數量眾多、內涵深厚的“物”,有歷久彌新、影響深遠的“魂”。我們應摸清“家底”,做好挖掘、整理和保護工作,為發揮好紅色文化資源育人功能打好基礎。要在發布首批安徽紅色資源名錄基礎上,做好紅色文化資源的調查認定工作,以黨史基本著作編寫為重點,帶動紅色文化資源的開發,注意挖掘新穎、生動、鮮活的紅色文化資源,增強紅色文化的吸引力、感染力。要標準化、規范化建設紅色文化資源數據庫,推動紅色文化資源共享,豐富完善革命文物名錄和大數據庫,抓好紅色基因庫建設試點。要加強搶救性修復和保護,對紅色遺址遺跡實行原址保護,最大限度保持其歷史真實性、風貌完整性和文化延續性;對紅色文物,堅持預防性保護和數字化保護并重,確保原真性、完整性、可用性和安全性;對紅色非物質資源,加強傳承和傳播,注重真實性、整體性和傳承性。
強化研究闡釋。紅色文化是中國共產黨光榮歷史的見證,凝結著中國革命、建設和改革的偉大歷史成就與精神成果。我們應深耕安徽這片紅色沃土,加大研究闡釋力度,深入挖掘紅色文化資源的豐富內涵、歷史意義和時代價值,為發揮好紅色文化資源育人功能提供保障。要深入挖掘闡釋紅色文化資源的思想內涵,深刻把握紅色文化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、革命文化和先進文化之間的內在聯系,準確把握黨的歷史發展的主題主線、主流本質,著力推出一批能代表安徽水準、具有重要影響、經得起實踐和歷史檢驗的優秀研究成果。要整合全國和省內高校和研究所的研究力量,加強不同機構間的對接與合作,發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和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金的導向作用,加強科研創新,加強紅色精神研究闡釋,弄清江淮紅色基因的脈絡、源流和特質,加大地方黨史研究,推動紅色文化的差異化發展。
創新方法載體。文化對個體價值觀的塑造,往往不是“疾風驟雨”,而是“潤物細無聲”般地教化。我們應創新方法載體,千方百計擴大紅色文化宣傳效果,講好安徽紅色故事,為發揮好紅色文化資源育人功能提供支撐。要充分利用重大歷史事件紀念活動、紅色資源場館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、國家公祭儀式等,組織開展系列主題活動,通過參觀學習、實地走訪感悟偉大精神、賡續紅色血脈。要鼓勵組織和個人對紅色文化資源進行文藝轉化,創作老百姓喜聞樂見的紅色普及讀物和文藝作品,將紅色革命故事和歌謠改編創作成影視劇和話劇、戲劇等,呈現立體的、鮮活生動的人物形象和紅色故事,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多優秀的紅色文化作品。要善于運用現代科技打造精品展陳,創新紅色文化資源的展示方式,拓寬紅色文化資源網絡育人的空間和陣地,搭建紅色文化資源網站和媒體平臺,實現線上線下相融合,不斷增強直觀性、立體化、沉浸式紅色文化體驗。
融入教學實踐。挖掘和運用好紅色文化資源的育人功能,必須多措并舉,把紅色文化嵌入教育教學中,持續增強紅色文化資源開發與鑄魂育人使命的契合性。我們要堅持系統觀念,將紅色文化資源融入教學實踐,為發揮好紅色文化資源育人功能筑牢陣地。要發揮課堂主渠道育人作用,提煉歸納有觸感、有溫度的紅色教育素材,推動紅色文化教育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相結合,與黨史、新中國史、改革開放史、社會主義發展史教育相結合,與新時代文明實踐、精神文明創建和思政教育相結合,讓紅色文化成為新時代鑄魂育人的精神動力。要堅持以領導干部和青少年為重點,將紅色文化資源有機融入大中小學思政課堂,以及黨校(行政學院)、干部學院等干部教育培訓機構的課程中,講好黨的故事、革命的故事、根據地的故事、英烈的故事和時代楷模的故事,打造一批紅色文化精品課程,在教學實踐中推進紅色文化入腦入心入行。
(作者單位:安徽醫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。本文系省社科規劃項目[AHSKQ2020D92]研究成果)
值班編輯:胡曉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