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45年暑期,我剛從休寧中學高中畢業,就由時任休寧縣石垱鄉中心小學校長汪耀祖推薦,參加由當時縣政府主辦的教師訓練班培訓,地點位于縣城北街的縣政府干訓所內,受訓的學員來自全縣各地中小學,有百余人,培訓時間30多天。 時值抗戰末期,前方捷報頻傳,形勢大有好轉,一段時期,休寧也很少受到日軍飛機的轟炸和騷擾了,大家心里輕松了不少,盼望著抗戰的早日全面結束,又感覺還是遙遙無期。 然而,沒想到的是,竟然喜從天降,意外來得如此之迅速。 8月15日,那是一個普通而又難忘的日子,似乎一點征兆都沒有。那天晚上,高溫似火,我們這些學員吃罷晚飯,就像往常一樣,團團圍坐在昏黃的蠟燭下,納涼閑聊,議論國事,說說家常,一切都顯得很平靜。 約摸晚上九點鐘的光景,因為天熱,我們都沒有睡,突然從室外傳來一陣又一陣的哨聲,尖利而急促,一會就聽見值星官(即背紅綬帶值日人員)在大喊:“緊急集合!緊急集合!” 我們一頭霧水,不知發生了什么意外,哨聲就是命令,迅即集結在院子的中央,值星官還未等我們整隊完畢,就忍不住異常興奮地大聲說道:“今天,告訴大家一個特大好消息,日本鬼子投降了,無條件投降,抗戰勝利了,今晚我們將舉行勝利大游行!” 話剛一出口,整個干訓所瞬間就沸騰了,猶如熱油炸開了鍋,猶如洪峰突襲,大家憋在心中已久的憤怒、委屈、淚水,頃刻間如決堤的洪水,一瀉千里。隨即抗戰歌曲的高亢歌聲,好似春雷炸響,直沖云霄。人群中不知是誰帶了頭,敲起了臉盆,眾人受到了啟發,立即飛回宿舍,拿起了各自的臉盆、碗筷,于是,“當當當”“咚咚咚”的敲擊聲,立馬回蕩在干訓所的上空,響徹了整個休寧縣城。 一會兒,我們這100多號人,便在值星官的帶領下,打著火把,涌出了干訓所,沖上了縣城的北街,街上的百姓一時還不知發生了什么事,紛紛走出門外觀看。 當得知是日本人無條件投降了,大家興奮不已,也立刻加入我們的游行隊伍,隊伍的規模越來越龐大,浩浩蕩蕩地從北街出北門,沿著老城墻,向西門進發。我們一邊敲臉盆,一邊一路高歌:“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……”并一路高呼:“打倒日本帝國主義……”口號聲、歌聲、臉盆聲、歡笑聲,仿佛一曲雄壯的交響樂,盡情地釋放著我們曾經的屈辱與憤懣以及今天的自豪與欣慰。 隊伍行至西門時,西門的城門,還是緊閉著的,執勤的衛兵因未得到上級的消息,繼續端著槍在巡邏,看到我們的游行隊伍,呆若木雞,不知所措。隨即中隊長迅速向縣政府請示,當得知是確切消息時,這才打開了城門。 我們的游行大部隊蜂擁而入,情緒沸騰。西街上的居民,也被這突如其來的口號聲給驚醒了,出來張望,得知是日軍投降了,抗戰勝利,大家歡聲如雷,有人拿來了鑼鼓,有人打起了火把,迅速加入到游行大軍中。不少店鋪紛紛打開了店門,燃起了通紅的燈籠,放起了熱烈的鞭炮,有的人送來了茶水,免費提供給游行的人們喝,狂歡的隊伍從西門,又涌向東門,從東門又匯向南門! 這一夜,整個休寧城,成了不夜城,到處是歌聲、口號聲、鞭炮聲、歡笑聲,大家從未如此興奮。全城父老是激動得夜不能寐!多少年來,大家盼望的,就是這一天,而這一天等得太久太久了,多少冤屈的淚、多少無言的痛、多少切齒的恨,都在此刻得到盡情的爆發! 這一天終于來了,大家怎能不揚眉吐氣呢?那一夜,率水、橫江似乎也波濤洶涌,激起了快樂的浪花。 不知過了多少時間,等我們游行結束,東方已經泛出魚肚白,大家沒有絲毫的倦意,又投入了新一天的慶祝活動中。立即上街寫標語、貼標語,準備出慶祝抗戰勝利的墻報,大家紛紛以各種形式來慶祝這中華民族血洗恥辱的日子。 歲月如流,時光荏苒,往事依依,那一幕不覺間已流逝幾十年了,我們飽經苦難的民族,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,我們的國家不僅站了起來,而且富了起來,值得我們國人驕傲。欣逢盛世,我們激情滿懷。 可那激動人心的一幕,依然永遠鐫刻在我的腦海深處,久久不退,這是一筆彌久珍貴的精神財富,值得每一個中國人永遠珍藏。
值班編輯:程紅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