趙慎畛
趙慎畛為湖南武陵人,實則徽人,其高祖原裕為休寧趙汸后裔,康熙間由歙縣巖鎮遷徙武陵。趙慎畛為嘉慶元年(1796)進士,選庶吉士,授編修,充國史館纂修。歷監察御史,刑、禮科給事中,擢廣東按察使、布政使,廣西巡撫。嘗顏其居曰“省愆”,佩一玉章曰“養心戒性”。有《奏疏》《載筆錄》《榆巢雜識》《讀書日記》四卷《惜日筆記》《雜文》等。《徽州人物志》誤作趙慎珍。
汪存寬能畫?
汪存寬(乾隆間),字經耘,號香泉,休寧人。乾隆十九年二甲第六名進士,選翰林庶吉士,散館授編修。官至工科給事中。偶見抖音有其繪花卉鐘鼎四條屏,畫不甚高明,未知真否?《榆巢雜識》“薰亭撫孤”載“休寧汪香泉先生存寬,甲戌翰林,嫡孫五代進士。其子早逝,遺一孤孫,同族薰亭學士攜至京,延師課讀。”
汪士鋐與汪士鈜
《徽州人物志》收有兩汪士鋐,其一汪士鋐為潛口人,為汪士鈜之誤。又一汪士鋐則為清初著名書法家,汪士鋐(1658—1723),字文升,號退谷,又號秋泉居士,《徽州人物志》謂其為歙縣人,寄籍長洲(今江蘇蘇州),唐越國公汪華后裔,未知確否?又汪士鋐與汪士鈜常被人混淆。
“亂點鴛鴦譜”
《徽州人物志》載休寧畫家“汪恭”條:“汪恭字恭壽,號竹坪,別號紫石山人、錦沙外史,清乾隆、嘉慶時休寧人,僑居毗陵(今江蘇常州)。嘗流寓吳門(今蘇州市)。乾隆二十八年(1763)進士。”從未聞汪恭為進士,乃檢《明清進士題名碑錄索引》一書乾隆二十八年癸未科(1763)進士名錄,汪姓僅一名汪百名。
又,“汪溥”條:“汪溥字永思,號芝田,又號問政山樵、三十六峰居士,清乾隆時歙縣人,占籍鎮洋(今江蘇太倉)。乾隆十九年(1754)探花,善畫山水,清潤冷雋。”檢《明清進士題名碑錄索引》乾隆十九年甲戌科(1754)探花,為倪承寬。實際是汪溥孫汪廷玙為乾隆十三年戊辰科(1748)探花,汪溥因得贈榮祿大夫,工部右侍郎。
“以舊換新”
余在屯溪博物館時,常有一徽州大姓老者持印章來鑒,幾乎全為贗品。后知其家多有祖上留傳舊書畫,并不乏名家之作。其忽然愛好印章,以舊書畫換“名家”印章,余每婉轉暗示,奈何執迷不悟,不亦悲乎!
值班編輯:程紅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