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時光的滔滔長河之中,總有一些畫面,恰似靜謐的星辰,即便并不耀眼奪目,卻能夠在記憶的夜空中長久地熠熠閃爍。那是一個陽光格外慵懶的午后,空氣中彌漫著暖烘烘的氣息,微風輕柔地拂過街道兩旁的樹木,樹葉發出沙沙的輕響。就在這樣的氛圍里,我不經意間瞥見一位磨刀老人,他宛如一個被歲月遺忘的獨特音符,卻在那一瞬間奏響了生活最質樸、最動人的樂章。
老人身著一件紅藍相間的格子外套,這件外套看上去已經有些年頭了,顏色都有些發舊,可外套上繡著的那朵艷紅的花卻依舊鮮艷,那花就如同他平淡生活中僅有的一抹亮色。他頭上戴著一頂深色的帽子,帽檐下的眉眼專注地盯著手中的刀刃,目光中滿是認真與執著。他的雙手穩穩地握住刀,在粗糙的磨刀石上來回滑動。每一次滑動,都伴隨著輕微的“沙沙”聲,這聲音是鋼鐵與石頭的細語呢喃,更是歲月與生活的深刻對話。
他坐在一張矮小的木凳上,雙腿微微分開,以保持身體的平衡。腳邊放著一個藍色的塑料盆,盆里盛著清澈的水,水面偶爾泛起一圈圈細微的漣漪。磨刀石旁還有幾件銹跡斑斑的農具,那些農具像是他多年來最忠實的伙伴,默默地陪伴著他度過了一個個春夏秋冬。它們的表面布滿了歲月的痕跡,每一道劃痕、每一處銹斑,都見證了老人的辛勤勞作和時光的悄然流逝。背景是一面斑駁的墻壁,墻壁上的白灰已經大片大片地脫落,露出里面灰色的磚石,磚石間的縫隙里長出了幾株不知名的小草,在微風中輕輕搖曳,仿佛在低聲訴說著歲月的滄桑與變遷。
老人的手布滿了深深的皺紋和厚厚的老繭,那是生活給他留下的難以磨滅的印記。他的動作沉穩而又熟練,刀刃在磨刀石上快速地來回移動,濺起星星點點的水花。陽光灑在這些水珠上,折射出七彩的光芒,那光芒一閃即逝,如同我們的生活,在平淡無奇中偶爾會閃現出一絲絢麗的色彩,但很快又回歸到原本的平靜之中。我站在不遠處,靜靜地看著這一切,心中涌起一種莫名的感動。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,一切都在追求速度與效率,像磨刀這種傳統手藝似乎已經漸漸被人們遺忘在時光的角落里,而這位老人,卻依然堅守著這份古老的技藝,在每一個平淡的日子里,用自己的雙手耐心地打磨著生活的棱角。
我不禁想起小時候,在老家的村子里,也常常能聽到磨刀人的吆喝聲。那時候,每當聽到那熟悉的聲音,大人們就會紛紛找出家里鈍了的菜刀、剪刀,拿到磨刀人那里去。孩子們則會圍在一旁,好奇地看著磨刀人熟練地操作著,眼睛里滿是新奇。那時候,磨刀不僅僅是一種手藝,更是鄉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是鄰里之間交流互動的一個契機。
眼前的這位老人,他或許沒有什么驚天動地的傳奇故事,也沒有波瀾壯闊的人生經歷,但他身上卻有著一種讓人感到無比踏實和安心的力量。那是一種源自內心深處對生活的熱愛,對傳統的尊重,對歲月的從容不迫。
值班編輯:程子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