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家有兩臺脫水機,都是水仙牌的。一臺,在縣城家中,至今還在“服務期”,我每天都能和它“朝夕相處”。另一臺,在鄉下老家,估計還能用,但已經“下崗”好久了,具體放在哪兒,我已記不清了。
這兩臺脫水機到我家快二十年了,大約是我孩子出生之后買的。
孩子出生是在臘月里的小年,窗外飄著片片雪花。出院后,我們回到了鄉下老家。
那些時日,我們給孩子晚上用尿不濕,白天用尿布,交替使用,經濟劃算。顯然,用尿布比用尿不濕要麻煩多了,一天要換洗好幾次不說,怎么讓尿布快點干,倒是個大難題。
要是大晴天還好,換洗下來的尿布直接晾曬在戶外,個把小時就干了。可是,皖南小城的天氣有時挺詭異的,時而接連晴,時而持續雨,尤其是到了梅雨季,就更頭疼了,光靠風吹晾干,沒有兩三天都沒轍。如果直接放火桶上烤干,哪怕擰得干干的,也還需不少時間。
鑒于此,我就去城里買了一臺脫水機。長方體的機身,一米來高,不占空間,搬運也很方便。
把換洗下來的衣物塞在機桶里,用一個帶孔的塑料墊子壓緊,蓋上蓋子,插上電源,啟動開關,桶里的衣物連同桶快速旋轉起來。衣物里的水隨著底部的導流管排出,一兩分鐘后就可以把水甩干了。取出衣物晾或烘,就容易多了。
用脫水機脫水,說它簡單也簡單,沒有什么技術含量。但倘若操作不當,還是會鬧出一些“趣事”的。
比如桶里的衣物放少了,或者里面的衣服壓得不緊實,啟動開關后,整個機子就像一個舞者,不停地左右搖晃自己的身子。為了防止機身摔倒,我就拼命地按住它。等關了電源,它才會乖乖地立在那里。
有一件關于脫水機的“怪事”,我覺得“不吐不快”,說出來,至少能讓讀者“防患未然”。
曾經有個同事的愛人用脫水機給被條脫水,未等到設置的時間結束,她就把蓋子打開了,此時桶內的衣物仍在快速旋轉中。她想伸手去把帶孔的塑料墊子取出,沒有想到,手指竟然插在孔內,斷了。斷指之痛,痛徹心扉啊!
學校開學了,我們就住到學校去了,這臺脫水機也和我們一起搬家了。
搬家那天,母親對我說,脫水機真是個好東西,她也想買一臺,一來可以給衣物脫水,二來可以給在雨天采回來的茶葉脫水。
給茶葉脫水能行嗎?我驚奇地問母親。
“可以的。我看過村里有些人就是這樣做的。雨天的茶葉采回來之后,不能直接放在桶里,用個細沙袋裝著放就可以了。”母親說行就行,沒過幾天,我也給她買了一臺脫水機,牌子、樣式、型號都一樣。
那些年,老家是用炭火做茶的。鮮葉上如果有雨水的話,做出來的茶是黑的,賣相不好,價格就上不去。當天采的茶葉,要當天做,當天賣,要是誤了天把,就掉價了。
我至今都沒有看到母親是怎樣給茶葉脫水的,算是一件憾事吧。幾年前,母親過世了,父親也被我們接到縣城來住了,平日里我也無閑回老家看看。
我知道那臺脫水機還在,具體放在哪兒,真的不清楚了。假以時日,我定去鄉下把它翻找出來,給它好好地擦拭一遍,看看它是否還能轉動起來……
值班編輯:程子洋